目擊者計畫|TIFA|群像 史黛芬妮雷克

vvvcw
May 3, 2022

文案是這樣打的:「在完美的不完美中共存,演繹人性中的掙扎與拉扯。」嗯,好像沒感覺到。群像是一部越洋連線排演的舞蹈作品,編舞家從澳洲發送訊號,經過海底電纜、無線衛星,傳遞影像、同步在兩廳院與北市大、文化大學的年輕舞者們排練曲目。(表演的內容動作敘述放在下面)

蠻訝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原來可以這麼近,又這麼遠。當舞者們穿著黑衣在舞台上表演時,他們專心致志,拋離註記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種種標籤,全心投入群的指令。我感覺自己不屬於「群」,但又在本質上跟他們無異。他們用著被這個環境餵養、並習慣的身體條件來表演,表現出與異地的其他舞者們不同的「群」的面貌。相似的動作、都是人類、同樣方式排練,但就是不同的「個人」集成了同樣數量的群。在台上,人人盲目服從,重複著他者。如第一段,無意義的排成圓圈,快速掃動的那些手。他們相像著彼此,我好像與他們也沒有那麼不同。就只有那一點點,多出來的「思考」的權利。有些像第三段的一張張驚詫面孔。好似他們突然醒來,徬徨於過於龐大的盲目群體,但又馬上隱入、隨波逐流。但同樣一段,那些恣意生長的手,映在後方白色布幕上,經由多向聚光燈投射,人影感覺被施了魔法,變成叢生的植物、有機體。所以其實人跟自然跟整個世界的結構是相似的嗎?群居也好、記住屬於「群」的規則、血液流淌著文化符碼也好,都是披於本質之外的薄薄外衣,可以被輕易掀開吧。我很喜歡最後一段的獨舞,感覺他是被挑出群,仔細放大檢視,掙扎著無處隱藏,所作皆為「表現」,有點映射網路生態?有沒有一種可能是,當你走出家門,把一切社會規則、文明都從腦裡剝除忘卻,便會感覺到我們與一切是如此疏離,但又無比靠近?

內容描述:

節目(大概)分成七段,首先是五十個人圍成圓圈,因應中間指揮者的發號施令,做連續動作。第二段是指揮者將群一分為二,分別調控舞者速度、動作、疏近等。然後燈光暗掉,一陣嘈雜、尖叫混亂刺耳的聲音過去之後,燈亮,大家聚在一起的樣子像拍畢業照。但他肅靜、有事,令人毛骨悚然。第三段的此時,引領群的動作已經不再是人,是無感情的機器女聲。指示他們伸出手、撫上臉頰,繼續往上伸曲;又或用手扭頭,眼睛瞪大,然後快速咂嘴。第四段的舞台變成棋盤格狀,舞者們接力般的推翻前者然後定格,等下個人上前將動作變換接手。有點像大小齒輪嵌合又滾走,被社會一直推進的樣子。第五段,所有人在舞台上做一樣動作,聚集、然後推擠,喊叫著「我」、「你」,在懷疑、辨認一段時間後,終究擠推出了一個「你」,那人想再進去,但如何用力衝撞,都被鐵壁擋下,直至筋疲力竭倒地、踽踽獨行。第六段拆分成大群大群的樣子,依著不一樣的節奏分頭行進,就這樣重複著打散重組。但用不一樣的動作、心境、方向、位置來區隔你跟我。最後是一人在聚光燈下獨舞,並不是愉悅享受的,反而像是被放在培養皿切開觀察的標本,被所有的目光注視。

btw兩廳院有翻譯荷蘭表演的紀錄,好用心。還有世界舞蹈日快樂!

--

--